源達跨境專注中日跨境電商熱點解讀,商機挖掘,解讀最新電商平臺政策和日本海關政策,分享清關經(jīng)驗和案例,成為中國賣家拓展日本市場的加油站。
往日本郵寄食品禁忌與注意事項指南
——避開雷區(qū),安全送達
近年來,中日跨境食品郵寄需求激增,螺螄粉、辣條、火鍋底料等中國零食成為在日華人解饞的“剛需”。然而,日本海關對食品進口的監(jiān)管堪稱全球最嚴之一,2025年更因食品安全法修訂、健康稅引入等政策升級,進一步收緊了檢疫和稅收標準。若未提前了解規(guī)則,輕則包裹被扣、銷毀,重則面臨高額罰款甚至法律風險。
本文基于2025年日本海關最新政策,結合常見案例,系統(tǒng)梳理郵寄食品的“絕對禁忌”與實操要點,助您規(guī)避風險,實現(xiàn)零失誤通關。
一、絕對禁止郵寄的食品清單
日本海關對以下品類實行“一刀切”禁運政策,切勿心存僥幸:
肉類及肉制品
所有生熟肉類:包括牛肉干、豬肉脯、臘腸、鳳爪等真空包裝零食。
含肉成分的衍生品:如肉松面包、含火腿的月餅、肉醬調料包。
例外:高溫滅菌處理的罐頭肉類(需提供工廠檢疫證明),但個人郵寄仍可能被扣。
乳制品與蛋類
液體奶、奶酪、含乳清蛋白的零食(如部分奶糖)。
含蛋黃的食品:蛋黃酥、流心糕點、蛋類調味料(如蛋黃醬)。
新鮮果蔬與植物制品
未經(jīng)加工的蔬菜水果(如鮮辣椒、柑橘、蘋果)。
種子類:干辣椒籽、豆類、堅果(生花生、杏仁等需嚴格申報)。
高風險敏感品類
含蜂蜜、花粉的制品(需原產(chǎn)地檢疫證書)。
液體或膏狀調料:如老干媽(含油量高)、醬油、蠔油(易泄露)。
二、合規(guī)郵寄的三大核心原則
成分透明化
保留原包裝:日本海關要求食品外包裝明確標注成分表、保質期及生產(chǎn)商信息。
避免“三無產(chǎn)品”:散裝食品需自行分裝并貼標簽(中英文對照最佳)。
保質期限制
所有食品的剩余保質期需超過50%,且不得短于3個月。
臨期食品(保質期剩余30%-50%)可能被要求提交安全證明。
嚴格分類郵寄
零食與日用品分開包裝:混合郵寄易被整體判定為“商業(yè)用途”,增加征稅概率。
單箱價值控制:建議不超過1.6萬日元(約800元人民幣),超額需繳納10%關稅及5%-15%健康稅。
三、郵寄全流程避坑指南
1. 包裝規(guī)范:細節(jié)決定成敗
防潮防漏:使用真空密封袋+泡沫箱,易碎食品額外填充氣泡膜。
外箱標注:醒目注明“No Meat, No Dairy, Dry Food Only”(無肉、無乳制品、僅干燥食品),避免開箱檢查。
2. 申報技巧:模糊與精準的平衡
品名優(yōu)化:避免出現(xiàn)敏感詞,如“牛肉”改為“風味豆制品”,“蛋黃酥”改為“蓮蓉糕點”。
價值控制:拆分包裹,單箱申報8000日元以下(約為免稅額度的一半),降低抽查概率。
3. 物流選擇:渠道決定風險
優(yōu)先選擇“食品專線”:部分物流公司提供預審核服務(如“零食達”),可提前排查禁運品。
慎用普通快遞:DHL、FedEx對食品抽檢嚴格,適合文件類寄送。
四、突發(fā)問題應對策略
包裹被海關扣留
若因申報問題:提交購買小票、成分表(附日文翻譯)等證明材料。
若含禁運品:立即聲明放棄并銷毀,避免影響個人信用記錄。
收到補稅通知
健康稅爭議:針對高糖、高鹽食品,可提供營養(yǎng)成分檢測報告申訴。
委托清關公司:支付服務費(約2000日元)可簡化流程。
食品臨近保質期
提前與收件人溝通:優(yōu)先消耗臨期食品,或郵寄時附贈清單標注到期日。
往日本郵寄食品的本質是“與政策博弈”,需兼顧合規(guī)性與靈活性。核心邏輯在于:嚴格篩選品類、規(guī)范包裝申報、選擇可靠渠道。建議郵寄前通過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(wǎng)(2025年支持中文查詢)二次確認,或咨詢專業(yè)清關代理。唯有將風險意識前置,才能讓每一份家鄉(xiāng)味道安全抵達。
上一條:郵寄食品到日本必備文件與證明
下一條:郵寄零食到日本快遞方式指南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3-02-15 1
2023-02-14 1
2023-02-13 1
2023-01-30 1
2023-01-30 1